王羲之名帖赏析,怎样一个风流的聚会!

首页 2018-01-09 15:39:00

五月,东晋穆帝逝世。四天后,司马丕奉太后令继承帝位,大赦天下。见到赦书,抱病在剡县金庭的王羲之,写了一封《贺表》,因为体力衰竭,表文很短,他祝贺皇帝陛下,应期承运,践登天祚,“普天率土,莫不同庆。”另外也报告“臣抱疾遐外,不获随例,瞻望宸极,屏营一隅。”

这是王羲之最后的一篇文表。在普天同庆的日子,在给皇帝上贺表的时候,专门写上自己“抱疾遐外,”可见,病情到了非一般的程度。

时间过得多快,这时离兰亭盛会才刚刚过了9年。那是怎样一个盛大的节日,怎样一个风流的聚会!

▲[明]文徵明《兰亭修褉图》卷,金笺地设色,24.2×60.1cm。

三春陶和气,万象齐一欢。

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。暮春之初,时任会稽内史、右军将军的王羲之,邀请谢安、谢万、孙绰等41位名士,相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,曲水流觞,饮酒作诗。其中前余姚县令,东阳太守等15人,因为不能赋诗,被罚酒各三斗,其他26人得诗37首。众人公推王羲之为诗集作序。

东晋是书家众星闪耀的时代。历史记载,晋朝时共有113名书法家,其中王家就占23位。王羲之的伯父王翼、王导、堂兄弟王恬、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。在这样书法世家熏陶下,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,后又师从卫夫人、张芝等书法名家。“右军之书,末年多妙”。此时,王羲之书法已到了黄金时期。

▲[唐]冯承素《行书摹兰亭序》卷,纸本行书,24.5×69.9cm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

只见他酒意正浓,微醉之中,用蚕茧纸,鼠须笔,畅意挥毫,一气呵成,是为《兰亭序》。一百多年后,唐人何延之在《兰亭记》中写到:“王羲之醉笔写兰亭,其时如有神助,及醒后,他日更书数十百本,终不及此。”

《兰亭序》全篇二十八行,三百二十四字,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。无论是字的笔画,还是结构,各尽自然之态,无不体现魏晋时代特有的潇洒气韵。“点曳之工,裁成之妙”;“无一字一笔,不可人意。”

《兰亭序》是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、被称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的书法作品。由此,奠定了王羲之中国书圣的历史地位,永和九年便成了中国书法界永远的节日。后人咏诗赞曰:东晋风流胜事多,一时人物尽消磨。不因醉本《兰亭》在,世人哪得知永和?

▲[唐]冯承素《行书摹兰亭序》卷(局部)。此卷前纸13行,行距较松,后纸15行,行距趋紧,然前后左右映带,攲斜疏密,错落有致,通篇打成一片,优于其它摹本。用笔俯仰反复,笔锋尖端锐利,时出贼毫、叉笔,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,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,摹临结合,显得自然生动,并具一定的“存真”的优点,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,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、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,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。

在我国历史文献中,第一个记载《兰亭序》的是《世说新语》,第一个全文收录《兰亭序》的是《晋书》,第一个讲述《兰亭序》故事的是《隋唐嘉话》。《兰亭序》在王羲之死后的二百七十年间在民间珍藏,后真迹随唐太宗殉葬昭陵。但通过不下数百种写本、摹本、刻本流传,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书坛。而且不仅在中国,一千多年来,在日本、韩国等流行中国书法的国家和地区,王羲之书法都受到极高赞誉,这也是极为罕见的文化现象。

▲《宋拓神龙兰亭序》,北京故宫博物馆藏。宋拓神龙兰亭序,木面刻字“宋拓神龙兰亭真本小芳兰轩珍藏石卿重装”题签。内签题“宋拓兰亭容轩藏本”。白纸剪裱蝴蝶装。半开,纵23.6cm,横12cm。

王羲之写《兰亭序》是33岁还是51岁,书法史上一直争论不断。《王羲之年谱》有四种说法,《辞海》有三个版本。直到不久前发现王羲之妻子郗璇墓碑,才揭开了这个悬疑。

该墓碑石质古朴,碑为隶书,碑墓志告诉我们,墓主人死于升平二年即公元358年,时年王羲之56岁。由此推断,王羲之生卒纪年当为公元303-361年。兰亭雅会之时,王羲之是51岁。

由此,我们可以勾画出王羲之的生命轨迹:生于公元303年,7岁前后开始学习书法,11岁随叔父王廙南渡,居京师建康(今南京);20余岁娶太尉郗鉴女郗璿,婚后出仕为秘书郎;32岁前后离京,到武昌(今湖北鄂州)任征西将军府参军、长史;38岁任江州刺史(今江西九江),42岁得第七子王献之;46岁在建康任护军将军,49岁为右军将军、会稽内史;51岁写下《兰亭序》;53岁发表《告誓文》,辞官回家;59岁(升平五年即公元361年)卒。

▲王羲之《远宦帖》,纸本墨拓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《远宦帖》亦称《省别帖》,为《十七帖》丛帖第十五通尺牍。草书,6行,53字。王羲之在信中对周抚对家人的问候表示感谢,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况时,对其病重非常担忧。信中还问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况。

王羲之《远宦帖》释文:省别具,足下小大问为慰。多分张,念足下悬情,武昌诸子亦多远宦。足下兼怀,并数问不?老妇顷疾笃,救命,恒忧虑。余粗平安。知足下情至。

永和十一年(355年),王羲之53岁,因与上司王述“情好不协”,告誓辞官。王述名利心重,权势欲强,为官又十分贪鄙。王羲之对其甚轻之,耻为之下。永和十一年,他采取了令世人吃惊的做法——在父母墓前立誓:永远不再出仕。

王羲之率所有儿孙来到父母墓前宣读《告誓文》:维永和十一年三月,九日辛亥,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。自今之后,敢渝此心,贪冒苟进,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。子而不子,天地所不覆载,名教所不得容。信誓之诚,有如皦日。

王羲之辞官,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没有先例,在朝廷也引起不小震动。一时耆老士庶,纷纷劝慰,但他心志已决,彻底告别了官宦生涯。辞官之后,他居住剡县金庭,从之者夫人郗氏、乳母毕氏,六子王操之。此后几年,王羲之过的是优游山水、检视田产、教养儿孙的归隐生活。王羲之“遍游东中诸郡,穷诸名山,泛沧海”,最远处到了临海郡(今浙江临海县东南),可能还曾到过永嘉郡(今浙江温州市北),此地至今尚有很多与王羲之有关的名胜古迹。王羲之陶醉其间,常自叹:“我卒当以乐死”。他在给谢万书中,详细谈了自己的心情:古之辞世者,或被发佯狂,或污身秽迹,可谓艰矣。今仆坐而获逸,遂其宿心,其为庆幸,岂非天赐!违天不祥。老夫志愿尽于此也。言辞中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归隐乃是求身心安乐,不是效法那些借被发佯狂、污身秽迹以对抗朝廷的人。

王羲之虽然对隐遁优游的生活颇为满意,但不仕乃无奈的选择。他在从政的三十年里,爱国忧民,致力改革积弊,积极建言献策。不得已辞官后,他仍对国家大事和朝臣进退关注有加,难以忘怀。

▲《来禽帖》与《儿女帖》(《十七帖》从帖选二)

《来禽帖》释文:青李、来禽、樱桃、日给藤子,皆囊盛为佳,函封多不生。

《儿女帖》释文:吾有七儿一女,皆同生。婚娶以毕,唯一小者尚未婚耳。过此一婚,便得至彼。今内外孙有十六人,足慰目前,足下情至委曲,故具示。

《晋书》王羲之传载:晚年优游无事,修植桑果,率诸子,抱弱孙,游观其间,有一味之甘,割而分之。种果植树,是王羲之晚年的一项爱好。

垂暮之年,王羲之衰飒而不废作书。王羲之书《黄庭经》,小楷,一百行。宋代曾摹刻上石,有拓本流传。此帖其法极严,其气亦逸,有秀美开朗之意态。

关于《黄庭经》,有一段传说:山阴有一道士,欲得王羲之书法,因知其爱鹅成癖,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,作为写经的报酬。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,高兴地“笼鹅而归”。《黄庭经》又称《换鹅帖》,末署“永和十二年五月”。

巧的是被书家认定为楷书极致的王羲之《东方朔画赞》(唐人临本),帖末亦署“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书与王敬仁”,就是说“永和十二年五月”,54岁的王羲之一个月连续书写两件传世书帖

被称为“逸少书中龙也”的《十七帖》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品,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(公元347-361年),是王羲之晚年写给益州刺史周撫的系列尺牍,共29通,942字,因起首一通有“十七日”三字,故名之曰《十七帖》。其中一帖“足下今年政七十耶”,下文有“吾年垂耳顺”语,可知是王羲之59岁时或稍前一点时间写的,而这时他已是“诸弊日甚,不知何以救之”。但是,就在这种情况写下的《十七帖》,是古往今来习书者追踪书圣王羲之,习其草书最佳范本之一

据考证,行书《期小女四岁》帖和《官奴小女玉润》帖,是王羲之死前不久写的,今传世的也是摹本,其韵致、圆转,仍可称为翰墨神品。

▲(传)王羲之《东方朔画赞碑》与《黄庭经》

晚年的王羲之因服寒食散而致病,深受其苦。王羲之故乡琅玡是天师道发源地,王氏世奉天师道,为家族世传之宗教。王羲之在家庭与时代的熏染下,对老庄学说及神仙之术深信不疑,他与道教中人往来甚密,采药不远千里,共修服食,终至疾病缠身。

“服食”即服五石散。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载:“服五石散非惟治病,亦觉神明开朗。”因五石散性大热,服后要吃冷饭、洗冷水浴,在寒冷处休息,因此俗称寒食散。此散在汉代是用以治病的,后经天师道提倡,作为健身药,纷纷服用,绝大多数深受其苦。当代学者余嘉锡称:“魏晋之间有所谓寒食散者,服之往往致死。即或不死,亦必成为痼疾,终身不愈,痛苦万状,殆非人所能堪。”在王羲之晚年写的诸杂帖中有许多是反映王羲之及家族、亲友深受“服食”之害的情况。

▲《旃罽胡桃帖》(《十七帖》从帖第二十四通)

《旃罽胡桃帖》释文:得足下旃罽、胡桃药二种,知足下至戎盐,乃要也,是服食所须。知足下谓须服食,方回近之,未许吾此志。知我者希,此有成言。无缘见卿,以当一笑。

王羲之在一帖说:因服寒食散违节度,则昼夜不得寐,食不得下。在一帖又说:昨因过哀,几不能举步。而早来服寒食散后,强自起行,故更觉顿乏。还有一帖言:服寒食散后不可饥,然复不宜多食,无论日夜,须数数进饭,故曰勤以食啖为意也。王羲之还有一些帖记叙他因服寒食散违节度,“疾患经日,兼煎劳不可言”的痛苦状态。他在一帖中写到:“吾故苦心痛,不得食,经日甚为虚顿。”在一帖又写到:“吾顷胸中恶,不欲食积日……五六日来小差,尚甚虚劣,且风大动,举体急痛”。

下面几个书帖,虽然不能排定先后次序,大约是这一时期写的,最早的一个写于升平四年冬:“至陟冬节,便觉风(风痹之疾)动,日日增甚。至去月十日,便至委笃,事事如去春,但为轻微耳。寻得小差,故尔不能转胜。沉滞进退,体气肌肉大损,忧怀甚深。”“吾胛痛剧,灸不得力,至患之。不得书,自力数字”。“十九日羲之顿首,明二旬增感切,奈何奈何,且食少,至虚乏,力不一一。羲之死罪。”“五月十四日羲之,近反至也……吾肿,得此霖雨转遽,忧深。力不一一。”王羲之的晚年就是在这样的病痛之中度过的。

1973年在日本发现的《妹至帖》,和前不久也是在日本发现的《大报帖》,是王羲之晚年在病中写的手札,从帖文只言片语也可以看出有关王羲之晚年的一些患病信息。如《妹至帖》有一句“吾日弊,为尔解日耳”的话。“日弊”日本学者解释,指近日身体疲惫。王羲之《得八日书帖》:“仆日弊,而得此热,忽忽解日尔,力遣不具,王羲之白”、以及“仆下连连不断。无所一欲噉,辄不化消,诸弊日甚,不知何以救之”等,皆是此意。

▲《大报帖》与《妹至帖》原为一件?

《妹至帖》释文:妹至羸,情地难遣,忧之可言,须旦夕营视之。

《大报帖》释文:便,大报期转呈也,知不快,当由情感,如佳吾日弊为尔解白耳。

大意:妹妹病得很厉害,处境很难堪,(我)非常的忧虑,必须早晚都看护着。你方便的话,“大报”你帮我转呈一下,知道你(或他)肯定会不高兴。想必给你添麻烦了,请原谅我与妹妹感情至深实在来不了。等情况好转,我自来请罪。

进入升平五年(361)不久,王羲之沉疴日重。就在这时,他的两个孙女十天之内又先后夭折,对他更是雪上加霜,打击巨大。王羲之有七子一女,晚年一直和六子王操之居住在剡县。升平五年,王羲之孙女,即六子王操之女儿四岁不幸夭折。祸不单行,不到十天,七子王献之新生的小女儿又暴疾不救。

此前大约在升平四年,王羲之了却最后一个心愿:为小儿子王献之向郗昙的女儿郗道茂求婚。蒙允准,很快成了婚。这件婚事,王羲之、王献之很满意。一年后,郗氏生一女,名玉润,王羲之甚为钟爱。不想玉润又得暴疾。二孙女夭殇,王羲之哀痛异常。

从现存以下几个书帖,可以看出他的哀痛之深:“期(延期为王操之乳名)小女四岁,暴疾不救,哀愍痛心,奈何奈何!吾衰老,情之所寄,唯在此等。奄失此女,痛之缠心,不能已已。可复如何,临纸情酸”。“官奴(王献之乳名)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,了不令民知。昨来忽发痼,至今转笃,又苦头痈,头痈以溃,尚不足忧,痼疾少有差者,忧之心,良不可言。”“王羲之顿首:二孙女夭殇,痛悼切心,岂意一旬之中,二孙至此。伤惋之甚,不能已已!可复如何!”“延期、官奴小女,并得暴疾,遂至不救。愍痛贯心,奈何!吾已西夕,至情所寄,惟在此等,以荣慰馀年。何意旬日之中,二孙夭命!旦夕左右,事在心目,痛之缠心,无复一至于此,可复如何?临纸咽塞。”

王羲之有七子一女,参加兰亭聚会的有长子王玄之,次子王凝之,三子王涣之,四子王肃之,五子王徽之,六子王操之,七子王献之。当年兰亭聚会,他们“少长咸集”,或有法帖传世,或有诗流传于后。而今老之将至,二孙夭命,痛之缠心,不能已已。

▲王羲之《上虞帖卷》,上海博物馆藏

《上虞帖卷》释文:得书知问。吾夜来腹痛,不堪见卿,甚恨!想行复来。修龄来经日,今在上虞,月末当去。重熙旦便西,与别,不可言。不知安所在。未审时意云何,甚令人耿耿。

第一行有“吾夜来腹痛不堪”语,知其晚年因病深受其苦。

王羲之病危,想请天师道重要人物杜子恭做教事。杜子恭是这些士族信徒的重要首领,通灵有道术,他有很多弟子,其著名者皆出身江南世家大族。杜子恭对他的弟子说:“王右军病不能转愈,何用吾。”十余日,果卒。《全晋文》存王羲之一帖:“吾顷无一日佳,衰老之弊日至,夏不得有所啖,而犹有劳务,甚劣劣。”这年夏天,饭都吃不下去,已去死不远。

王羲之逝世确切月日,虽然今已无法考出,但由上一帖推断,应是升平五年即公元361年夏季以后。是年,王羲之59岁。王羲之死后葬会稽剡县金庭乡瀑布山(今属浙江嵊州市)。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羲之去世后,朝廷“赠金紫光禄大夫。诸子遵父先旨,固让不受”。

▲王羲之《快雪晴时帖》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《快雪晴时帖》释文:羲之顿首。快雪时晴。佳想安善。未果为结。力不次。王羲之顿首。山阴张侯。

这是一件行楷书短简,内容是大雪之后向友人问候。乾隆皇帝极珍爱此迹,誉之为“天下无双,古今鲜对”。乾隆十一年,他将此迹与王献之的《中秋帖》,王珣的《伯远帖》合称“三希”,宝藏在“三希堂”中。

王羲之手写墨迹,梁武帝时收集到一万五千纸(包括王献之)。公元544年12月2日,夜。梁元帝萧绎承圣三年,西魏大军攻江陵。梁武帝之孙梁元帝见大势已去,在投降之前,遣后阁舍人高善宝放了一把火,将梁朝积五十年之力搜蓄起来的“二王”法书,连同“古今图书十四万卷”,尽焚于烈焰之中。百官惊呼:“文武之道,今夜穷乎!历代秘宝,并为煨烬矣”!隋文帝时“尽价购求”,只得到王羲之真书五十纸,行书二百四十纸,草书二千纸。

唐太宗贞观十三年,李世民“用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”,四方妙迹,靡不毕至。经过褚遂良等人鉴别整理,共收集整理王羲之墨迹二千二百九十纸。李世民去世时,将千古一贴《兰亭序》带到坟墓陪葬。到北宋时期,王羲之真迹仅存几件。

时至今日,王羲之书法真迹已绝迹于世。现在各大博物馆所收藏的均为摹本,不仅数量很少,而且唐摹本更为珍贵。最近日本发现了据传是王羲之一件极为稀有的唐摹本《大报帖》,说起来,颇有些传奇色彩。日本出现唐代王羲之摹本不是偶然现象,日本历史上曾有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后,带回了大量文物,其中就包含王羲之等中国书法大家的墨迹本、摹本等,这在古代的文献名录里有大量记载。《大报帖》的发现,对于王羲之书法研究来说,具有相当重大的学术意义。

▲王羲之《平安奉橘三帖》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《平安奉橘三帖》释文:此粗平安。修载来十余□。□人近集存。想明日当复悉。□□由同增慨。羲之白。不审尊体比复何如。迟复奉告。羲之中令无赖。寻复白。羲之白。奉橘三百枚。霜未降。未可多得。

 

免责声明: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。

华尔街金融网 jrjtt.com
首页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寻求报道